不久前,我从一档心理访谈节目里听到这句话:"人生最大的枷锁,就是被困在过去和未来的幻想里。"
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三个自己:沉浸在过去的自己,被未来牵绊的自己,还有活在当下的自己。
记得有一位朋友跟我讲,她常常翻看以前的照片和聊天记录,回忆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。每每想起过去的失败和遗憾,她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悔恨。
这不就是生活在过去的典型表现吗?
很多人像她一样,把自己困在回忆的牢笼里。我们常说"好记性不如烂笔头",可惜很多人都有"好记性",偏偏记住那些不该记住的伤痛。
有次我在读禅宗大师星云的书,里面讲了个小故事。
一个和尚每天都背着两个布袋,前面的袋子装着"别人对不起我的事",后面的袋子装着"我对不起别人的事"。有天师父问他:"你为什么要背这么重的包袱?"和尚恍然大悟,从此放下了过去的包袱。
生活中,我也遇到过不少整天焦虑的朋友。他们担心工作不顺利,害怕考试考不好,忧虑孩子将来发展,甚至为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操心。
把自己困在对未来的担忧里,不就是在虚度现在的光阴吗?
我常对他们说:焦虑就像一把双刃剑。适度的焦虑能激励我们进步,过度的焦虑却会把我们推向深渊。
前阵子看到一个研究,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:人们80%的焦虑都来自于对未来的想象,而这些想象中90%都不会成真。
真正的智慧,是懂得活在当下。就像《禅意》里说的:吃饭时好好吃饭,睡觉时好好睡觉,走路时好好走路。
我有个朋友是瑜伽老师,她跟我分享过一个练习:每天花10分钟,专注地观察自己的呼吸。慢慢地,你会发现内心越来越平静。这种平静不是无所事事,而是在繁忙中保持内心的安宁。
老子说:"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"自然界从不为过去叹息,也不为将来焦虑。春天播种,夏天生长,秋天收获,冬天储藏,一切都那么自然。
记得村上春树在《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》里写道:"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,但我知道,只要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,就一定能跑完全程。"